房天下>上海二手房>上海教育房>奉贤区柘林学校

奉贤区柘林学校[ 九年一贯制(小学+初中)|普通|公立 ]

  • 学校地址:柘林镇钦林南路101号
  • 学校特色:体育类科技类艺术类专业学科类
  • 学校电话:021-57446196
  • 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

1、入学信息登记。各校要根据本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要求,做好相关设施设备的合理配备和技术支撑工作,合理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确保适龄儿童入学信息登记工作顺利进行。
2017年小学招生入学对象为:2010年9月1日—2011年8月31日出生,年满6周岁的儿童,残疾儿童可适当推迟一年入学。
2月24日前,家长须对幼儿在读幼儿园提供的相关人口信息、灵活就业信息进行比对确认,如与实际情况不符,应到有关部门补办或更正信息。符合入学条件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所持的《上海市临时居住证》上的实际居住地址,应与父母所持居住证(或临时居住证)上的实际居住地址相一致。
4月8日—4月23日,在园适龄儿童家长可在幼儿园登记孩子入学信息,获取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未入园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家长可在区教育事务受理中心登记孩子入学信息,获取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4月23日为本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统计截止日,之后不得更改入学信息。
2、统筹居住地入学。继续做好本市户籍“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居住地登记入学工作。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在户籍地入学的,可凭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出具的《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申请回执》(截止日为2017年4月23日),申请跨区县居住地入学。按照“户籍与居住地一致优先”和“统筹安排、相对就近”原则,结合本地区实际,先安排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再根据登记入学人数和学校资源分布情况在区域内统筹安排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本市集体户籍适龄儿童参照居住地登记入学办法就读。本市户籍居住廉租房的适龄儿童可凭户口簿及相关居住证明在廉租房所在地登记入学,由区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对口入学。
3、随迁子女招生。各校要根据有关要求,切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招生入学工作,加强对随迁子女入学条件的审核。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13〕73号)要求,2017年,进城务工人员适龄随迁子女需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临时居住证》,父母一方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或者父母一方持有效期内《上海市临时居住证》满3年(从首次发证日起至2017年6月30日),且连续3年(从首次登记日起至2017年6月30日)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2017年,受理随迁子女办理入学手续截止日为6月30日。
随迁子女入学,小学阶段以进入公办学校为主,部分地区公办教育资源紧缺的,可统筹安排进入政府委托的民办小学就读。
4、公办小学报名验证。5月27日—28日为全市公办小学报名验证日,各报名点对已填写入学信息登记的适龄儿童以及家长的证件进行现场核对。
本市户籍的,家长须带领适龄儿童,携带户口簿、房产证、《入学信息登记表》、预防接种证,在居住地登记就读的,还需携带《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申请回执》或廉租房相关材料证明等。
非本市户籍的,家长须带领适龄儿童,携带户口簿、《入学信息登记表》、预防接种证、父母一方有效的《上海市居住证》(或《上海市临时居住证》和《就业失业登记证》),适龄儿童本人的《上海市临时居住证》等证件。
各镇(街道、社区、开发区)教育管理部门对登记就读一年级新生的随迁子女学生及父母的有关证件进行核对,通过居住证读卡机对其本人及父母居住证件和证件有效期限进行核对;通过信息系统对随迁子女父母灵活就业登记证明进行信息比对。

1、入学信息登记。各校要根据本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要求,做好相关设施设备的合理配备和技术支撑工作,合理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确保适龄儿童入学信息登记工作顺利进行。
2017年小学招生入学对象为:2010年9月1日—2011年8月31日出生,年满6周岁的儿童,残疾儿童可适当推迟一年入学。
2月24日前,家长须对幼儿在读幼儿园提供的相关人口信息、灵活就业信息进行比对确认,如与实际情况不符,应到有关部门补办或更正信息。符合入学条件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所持的《上海市临时居住证》上的实际居住地址,应与父母所持居住证(或临时居住证)上的实际居住地址相一致。
4月8日—4月23日,在园适龄儿童家长可在幼儿园登记孩子入学信息,获取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未入园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家长可在区教育事务受理中心登记孩子入学信息,获取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4月23日为本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统计截止日,之后不得更改入学信息。
2、统筹居住地入学。继续做好本市户籍“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居住地登记入学工作。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在户籍地入学的,可凭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出具的《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

[显示全部]
查看电子版: 招生简章招生简章
学校介绍

上海市奉贤区柘林学校成立于1995年7月,由原来的柘林小学、柘林中学合并而成,奉贤县第一所12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约3.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6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7个,学生893人。教职工在编79人,具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8人。曾获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等称号。 2006年7月,由原柘林幼儿园、柘林学校合并而成柘林学校,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的学校。柘林学校是镇所在地学校,有了长足的进步,新建了一流的专用教学大楼,250米塑胶跑道,全部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各类专用教室一应俱有,计算机教室三个,计算机一百多台。校园环境优美,绿化覆盖率达80%。 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柘林学校积极引导教师投身于二期课改,广大教师树立教育教学新的理念,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健康成长。学校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学校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教学的过程管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有了明显的进步。学校保持入学率100%,学生毕业率100%,辍学率0%,学生案发率0%。学校占地面积约3.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6万平方米。

招生范围

柘林社区

入学条件

小学: 2010年9月1日—2011年8月31日出生,年满6周岁的儿童,残疾儿童可适当推迟一年入学。 根据区教育局公布的招生划片方案与招生计划,免试就近招收年满6周岁的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以及统筹安排的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就读。 公办初中:根据区教育局公布的招生划片方案与招生计划,免试就近招收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就读。

学校特色描述

柘林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以质立校,构建和谐学校。办学理念: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为教师持续发展服务。柘林学校办学目标:立足改革,整体提升,创建特色。 1、建设“让学生快乐生活”的校本课程 学校积极践行校本课程建设,依托上海化学工业区和高校园区的优势,发挥社区教育资源的辐射效应,构建由“生活与自我”、“生活与社会”、“生活与自然”、“生活与艺术”、“生活与科技”五大版块组成的“让学生快乐生活”的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走进柘林”乡土文化、“环保小特使”环境科学、“抖空竹”阳光健身、民防教育等特色课程,丰富了学生的成长经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主动对接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学校走上内涵发展“快车道” 2007至2010学年学校由静安区教育学会实施委托管理,我校以市规划课题《以托管团队优质资源带动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为引领,在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下,在各级政府和教育局的重点扶持下,我们抓住机遇,奋发自强,学校教育教学、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市教育评估专家在委托管理绩效评估中用“变化明显”肯定我校近几年的发展成绩,区托管工作中期评估组在2010年10月的评估报告中指出,“学校面貌发生根本性转变,学校管理趋于规范精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不断提升,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进步明显。学校面貌得到了显著改观,社会声誉大幅度提升,和谐托管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柘林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以质立校,构建和谐学校。办学理念: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为教师持续发展服务。柘林学校办学目标:立足改革,整体提升,创建特色。 1、建设“让学生快乐生活”的校本课程 学校积极践行校本课程建设,依托上海化学工业区和高校园区的优势,发挥社区教育资源的辐射效应,构建由“生活与自我”、“生活与社会”、“生活与自然”、“生活与艺术”、“生活与科技”五大版块组成的“让学生快乐生活”的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走进柘林”乡土文化、“环保小特使”环境科学、“抖空竹”阳光健身、民防教育等特色课程,丰富了学生的成长经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主动对接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学校走上内涵发展“快车道” 2007至2010学年学校由静安区教育学会实施委托管理,我校以市规划课题《以托管团队优质资源带动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为引领,在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下,在各级政府和教育局的重点扶持下,我们抓住机遇,奋发自强,学校教育教学、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市教育评估专家在委托管理绩效评估中用“变化明显”肯定我校近几年的发展成绩,区托管工作中

[显示全部]
免责声明:入学情况仅凭历史经验总结,在此不承诺升学事宜。购买房屋时,请谨慎核查。